据传《崖州志》主编黄流举人张嶲自小聪慧过人,敏而好学,熟读四书五经,诸子百家,乡邻颂扬。二十三岁那年,他通过岁、科两试,成为琼台书院的廪生。光绪六年省里要员到琼台书院视学,阅其试卷,称赞张嶲为难得之才,送其到广雅书院深造。从此,他如鱼得水,精研诸子百家之作,得大家风范。然命运多厄,他六次到省城广州参加乡试,皆名落孙山。这对张嶲刺激很大,周围人对他的议论也越来越大,原先家里宾客盈门,如今却是门庭冷清。
转眼又到了年底,村里家家户户贴红对联,杀鸡置酒祭拜祖宗。村中大人小孩坐守年夜,尽情娱乐,到处是一派喜庆的景象,张嶲没心迎春过年,依旧如往常一样坐在书房里与黄卷青灯相伴。因为屡考不中,“灯油田”早就因多次筹措赴考盘缠而尽皆变卖,如今家徒四壁,连个年关都不好过。张嶲不由得心生感慨,这时发妻陈氏走进书房,催促丈夫鸣炮开年,以求天地保佑,祖宗赐福。张嶲问她家里已经没有钱两,如何置办年华货。陈氏轻叹一声,说把家里的土母猪卖了。这黄流土猪陈氏养了很久,家里没有多余的粮食喂养,陈氏只能每天起早贪黑到野外割各种猪草喂养。因吃尽百草,又精心照顾,母猪每次生的猪仔都体型匀称、健壮有力,乡邻争相购买,猪仔养大后也是胖瘦有度,肉质均匀,吃起来肥而不腻、瘦而不柴。所以陈氏喂养这猪也有些年头了,特有感情,之前家里就算再困难,她也舍不得卖掉。但这次为了让家里过好新年,让丈夫鼓起勇气再次赶考,只能忍痛割爱了。
听到这里,张嶲不由大叹一声:义犬守门户,良豕报岁华。黄流土猪啊黄流土猪,它日我若高举,定不负你。然后打起精神,走进大厅,炷香点烛,摆上供品,三跪九叩,祭拜祖宗。叩完头,张嶲抬眼一看,只见八仙供桌的一只脚上,绕挂着一条“北京甲”蛇(银环蛇)。“北京甲”麟光闪烁,正向着他点头摆尾,使人心惊。张嶲吓了一跳,不由得脱口而出“北京甲!”家人闻声过来围观,只见“北京甲”频频点头,似乎在向张嶲致意,并无半点伤害之意。张嶲若有所悟,转惊为喜。他觉得这是发妻感动神明,神仙显灵,保佑他功成名就,于是跪下叩头致谢。而后,只见那蛇升腾而起,满堂生辉,转眼不见了。真是良豕招来北京甲,全家人都为这个北京登甲的祥瑞兆头高兴不已。
秋闱将至,张嶲决心到北京应试,以应大年夜“北京登甲”之吉兆。果不其然,这次乡试张嶲名列顺天举人榜第98名。大家奔走相告,崖州城一片欢腾,黄流喜气洋洋。后来张嶲在最初主编《崖州志》的时候也对黄流土猪作了相关介绍,而黄流地区群众,凡家里有人参加考试,都会到市场割一块黄流土猪肉祭天地拜祖先,以求获得佳绩。